怪现象之一:单行道变相停车场。
君不见凡是单行道,不管路边是不是划有停车位,那个车真叫一个多,汽车、自行车、三轮车、各种各样的车,大沙、水泥、小商贩,怎一个热闹了得?
解决建议:不能因为单行就变的管理尺度放宽,就任意的开放停车位或者监控力度减小,应该加大违规治理力度。车主既然买了车,就要有自觉守法、违章接受罚款的觉悟。
怪现象之二:小事故一堵就半天。
小到自行车、电动车,大到汽车,哪怕仅仅是轻微磕碰,郑州常规打法是:双方先打熟人电话,我被!@#@!#¥@#¥,然后110@#!#¥!@#¥,然后保险公司@!#@#¥!然后开吵,然后110到等待无休止的争吵,然后,至少几个小时过去了。这些场景大家不陌生吧。。。关键是,各位事主,你们图个痛快,大家都被你们痛快得堵死了。
解决建议:交警开到事故现场起开始计时,五分钟协调不了,要么拖走,要么每位事主每增加一分钟分别罚款200元,只要有钱,没事,尽管占道堵着大家的路,当他们为城市建设捐款了。
怪现象之三:高峰期送子霸占路。
一到上学放学,学校门口真热闹,左右横跨一公里,倒车的,转弯的,横跨马路的,想怎么停怎么停,想怎么拐怎么拐,除了送学生,谁那时候学校门口经过,你就是个蚊子也飞不过去。
解决建议:一句话,左右各设500米禁停区域。停车可以,请每次捐款城市建设费2000元。便宜吧,还买不了一个车轱辘呢。
怪现象之四:非机动不走自己的道,人车混行为哪般?
不知道为什么,郑州好多的非机动车道都要比机动车道高上一个台阶那么多,以至于现在的非机动车道全都变成了人行道,人行道又变成了停车场。 以致于大家都不愿意走那一点高度,为啥,别说上下非机动车,车辆停在马路上人通行都不容易。还是走机动车道舒服。虽然机动车道危险,可大家都走,那就都走呗。
解决建议:占压人行道,非机动车道,重罚。200有点少,500起步最好,物价飞涨,罚款也该涨了。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,不用罚款,直接电视上露露脸,并通知在郑州企业,善于招聘违章人员的,税收加点就行了。行人非机动车违章严重的,强烈要求住宾馆,不要太好,离违章地点最近的快捷酒店就行,改善几天居住环境,还能拉动郑州旅店业gdp增长。学习交通法三天起步,学费免费,住宿费自理。
怪现象之五:罚款只能罚有限,能人改条太太多。
有车的朋友们,请问大家谁没改过罚款条?请问大家有多少人屏蔽过罚款信息?执法不严为什么?
解决建议:执法不严,要某些人干啥。清理出队伍吧。
怪现象之六:早市、夜市、合法非法集市、市市占道。
解决建议:谁的孩子谁管,谁的责任谁担,管不了换人。
怪现象之七:红灯、绿灯、转向灯,就是管不了一脚蹬。
行人还好点,那个电动车,自行车,坚持把转向当直行,非要向前、向前的冲锋。机动车只能横在路上干着急。
整改建议:理由同第四条,建议上电视、住宾馆。
怪现象之八:除了解决不了堵车,大家都有道理。
整改建议:各区政府成立协调组,谁的片区堵谁解决,解决不了换人,不换思想换岗。
怪现象之九:郑州隔离带的缺口真多啊。
整改建议:除主要交通道路外,隔离带封死。
整体感觉,堵车问题是个现实问题,更多的却是管理水平和责任心问题,一个政府连中型城市堵车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,那如何变成现代化都市?靠嘴还是靠吹